据《福布斯》专栏文章指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研究聚焦在比特币本身,以及其对国家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这些研究多来自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发布。
而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可能会限制各国央行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传统角色
比特币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吗?
文章续指,欧洲央行研究人员发表了两篇有关比特币的论文,但观点却截然不同。第一篇是发表在2022年FTX倒闭之后,描述比特币是一场失败的货币实验。然而,到了2024年,欧洲央行的同一批人员又发表了另一篇论文,承认了比特币的存在。
后者论文还指出,比特币的存在以及持续上涨,对财富分配有重大影响。研究认为,当比特币价格上涨时,早期持有者财富会增加,但是由于比特币本身不会增加经济产出,这些增长只能来自于社会中其他人的购买力减弱,并且这一现象也会影响未涉及比特币的人:当早期比特币持有者使用他们的利润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实际上是使用了被非持有者和后期购买者所失去的购买力。即便比特币价格持续上升,这种现象也会对那些完全未涉足比特币的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购买力下降。
而这一现象与18世纪经济学家RichardCantillon提出的坎蒂隆效应(CantillonEffect)不谋而合,Cantillon认为央行通过印钞,会让最先接触货币供应的人(富人或银行)获益最多,而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则会被稀释。
此外,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再分配特性也常被众人广泛讨论,以量化宽松政策(QE)为例,央行通过印钞推动经济,会使财富在不同群体之间转移。而比特币的价值提升与货币政策类似,都是重新分配现有财富,但不一定会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比特币会威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报告
另外,文章还表示,近期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当人们能够自由购买和持有比特币时,政府就会更难维持预算赤字。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超出税收的支出,为了实现这一点,国债必须保持价值稳定。但是当比特币作为替代选择存在时,政府可能只能花费与税收相等的支出,而这也意味着债券市场将面临严重打击。
报告表示,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彻底禁止使用比特币;二是对比特币持有者征收特别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
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2023年的政策报告中,重点探讨加密货币会如何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货币不稳定和货币框架较弱的新兴市场中。该报告建议各国应先致力于强化货币政策框架和相关机构。
报告指出,货币替代(加密化)更有可能发生在与外币挂勾的稳定币上,因为这些稳定币比波动较大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更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替代方案。报告特别建议不要赋予加密资产法定货币地位,因为这样会进一步削弱货币主权。
传统金融更认真看待比特币
从上述欧洲央行与IMF报告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制定者比以往更加认真看待比特币,虽然报告并不代表决策者们的具体想法,但我们可以从报告中明显感受到,货币政策越来越关注比特币的潜在影响。
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也反映在实际的政策措施中。例如,IMF在2022年对阿根廷的纾困计划中,就纳入了多项限制加密货币的条款,显示出对其风险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