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1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责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己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己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此言道出了人类渴望超越过去的态度,但或许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贵的东西,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活着,人才不至于在新时代洪流中被淹没或埋汰。
读《曾国藩家书》,回望历史,立足自身,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能在无限延伸的时代里找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2
家,简单的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中国古人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纽带。而今天我们要感受的一封家书,是清末大师曾国藩。
修身立命,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但又不同于王阳明的机敏勇谋,曾国藩一位书生,也让我很好奇,他是如何成为最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家栋梁。这让我不禁好奇,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如何让自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呢?
全书共167封,覆盖了曾公人生31岁到57岁的重要时光,曾国藩说,勤则百弊除,并且他很强调一个字“恒”,持之以恒的恒。
另外,在如何读书,读好书,方面也令人醒悟许多。“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四个字:“看”“背”“写”“作”
一看,“生书”即没有读过的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课外书,虽然考试不考,但也要多看,快看,不用字字弄的明白,多多这类书可以用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曾国藩认为,看得快才能看得多,并积累多。
二背,“旧书”就是考试要读的书,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经常要背诵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想考试过关就必须熟读背诵。如今,我们学生的课本也要熟读,熟记,因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考试必考的内容。
三写,写字,指的是写毛笔字,在古代,读好书的同时还要练一手好的毛笔字,而毛笔字的练习需要毅力和耐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成效。字写得如何,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所以有“字如其人”之说!现在孩子学毛笔字的不多,写的好的更少,原因大多都是不能坚持,坚持下来的都会有所成就!
四作,“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作就是指写文章,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甚至是苦思,思考好了再写。不善于写文章的人就像哑巴不会说话、不会行走的马一样。如今,写作能力越发显得重要,有好的口才文采,才会让一个人更加闪亮。
为学四要事,是曾国藩一生经验的总结,凝结了他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和读书指出了正确的方法和道路!看生一拓域,温旧一巩,;习字一善书,作文一思辨。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3
今日读其中一封信《致诸弟:事事应勤思善问》个中感受,无法细说,总之我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着实不假。通过读书能够轻松了解到不同时代背景下作者的一生,看到作者的思想,文字是作者的心血。说实话,我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
我很喜欢曾国藩,尤其喜欢他在给诸弟写信时的谆谆教导,在信中他总要提及诸弟的学问,他殷切希望弟弟们用功读书,把心思花在读书上。时常以自己举例。读起来有股读书人的傲气和修养迎面扑来,然后将我包围,化作一种沉重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他爱好读书,他每一天都坚持读书,追求上进刻苦努力的,他坚持写作,他尊重才学。他不经意写的家书,成就了流传千古经典文学《曾国藩家书》,是的,何其有幸能拜读读过他的书,给弟弟们写的一封封信,每每读来,宛如有个深爱我的长辈在耳提面命,教我为人做事,使我无端的感动和温暖,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把做学问当做一生的必修课在做,几十年如一日。他每日都读书,给自己定计划!每天都坚持不断读书,每每因故未能及时完成做学问的“任务”,也会懊恼的说几句“牢骚话”,然后一定找时间赶上“进度”。亦时常反思检视自身。
《曾国藩家书》里给弟弟们写的信中曾提到过: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生为庸人,应当以勤补拙;生为才人,应当谦虚稳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时常和弟弟们讲能否考的上科举功名在于天,但正因为如此,做学问更应该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挺然特立,方有一丝机会作一等人物。还提到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哪个学业好的会没有衣食,应该担心的是学业是否精进!书信中往往都是在提别人的优点,分享的也多数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对弟弟们的成绩总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再以哥哥的身份寄以殷切希望和督促,教导家弟增进德行,求学要虚心,精进学业!在家庭关系中他懂事,也是少见大孝子,他常常知足与感恩,他看的很通透,他讲了很多人为人处世的东西,待人和气。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4
曾国藩是宋明理学的拥护者,推崇儒学讲求经世致用,在现存的330多封家书中包含了对后世、对诸弟的拳拳教诲,内容涉及范围之广。
我作为一个大学生读这本书更是感到受益匪浅。大学是我们在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过渡区间,我们从这一封封家书中一遍又一遍真切的感受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于当代现实生活的奥秘之处。
下面谈谈关于书中内容感悟。
修身篇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其中官场的风云诡谲暗流涌动稍有不慎都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因此曾国藩谙熟官场的泠酷无情甚至也有过郁闷气愤心血两空,所以告诫沅弟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冷静、平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情况都要保持内心的和平宁静,如果真的能做到就是有大修养了。我们现在都说养生,更重要的是养心。又好像现代人说的“有多大能力就能忍受多大委屈”一个平和强大的内心是有多重要。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以“诚”待人,有胆有识。我想,这是对社会的每一分子提出的要求。我们或许有繁忙的学业,也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只有以诚待人,营造好氛围,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为一名青年人,虽然年轻,或许生活经验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与暖心陪伴身边人,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我相信,只有营造好一个充满“家园文化”的氛围,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之以恒。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青年人,我知道,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未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从学习高速路知识入手,我们在学习之余,更要牢记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真正将学习和工作,当做持之以恒的任务,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为,起到一名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别人不做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垂范,方能赢得认可。当然,学习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击破难题,用恒心改变困境,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恒心之后,定可以迎来属于我们的小成绩。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一本好书可以捧读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当然,我们高速路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迎接挑战和机遇,这就为我们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我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和磨炼,我曾受遇到过很多挑战和机遇,正如曾国藩家书带给我们的震撼,修身齐家,方能迎难而上,未来,我已经做好准备,用家书来指导自己,在未来的新征程上,蓄势待发,勇敢前行!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5
这世间有什么可以替代陪伴吗?我想大概没有。古时鱼传尺素,今人网络互联,在古今相间的特殊年代,李鸿章以书信与至亲之人相伴。李鸿章有许多兄弟,书中亦有不少劝诫弟弟的书信。小到日常琐碎,大到立身处世,他常常与弟弟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想法。“展信佳”“见字如晤”,与见面寒暄相比,书信是一件更为正式的事情。无论是语气还是遣词造句上都需要经过一番思量,而翻开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读来却不觉枯燥板正,与印象中曾老不苟言笑的形象有所不同。跟弟弟讲大道理,他以稻谷和钱币作类比,“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为这一群弟弟简直操碎了心,关于起床气也要叮嘱弟弟们“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也许是和亲近的人交流,曾国藩叱咤风云的一面不见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和自己身上流着同样血脉的家人的关切。
《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文人志士在知行上不得不意识到将所学用于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做任何事还需要有恒心。“温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心即甚忧之。”曾国藩对于弟弟的担忧正是当下诸多父母内心的写照。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族形态中,耕读传家是经典的一条家训。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读书的心得浩如烟海,而曾国藩在书中一语道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打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私以为书本给人最大的一个意义在于格局。书读得多了,心胸很难拘泥在一隅之地。人在遇到事儿的时候,隐约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在书中你已经见过太多的故事和事故。所以为什么会说劝君莫惜金缕衣,而是惜取少年时。若是闲暇时有拎起书瞅瞅的习惯,可能坡子街派出所就不会有那么多轻生的案例,年轻的生命也不会以那么决绝的方式匆匆谢幕。
家书是一条轻轻的丝带,我在这头,爱的人在那头。看似柔弱无力的丝带藏着不为人知的家事与情深。西晋官吏李密向陛下陈说与祖母“区区不能废远”,曾老事无巨细的叮嘱和感念,也寄寓着其对于曾氏家族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在通信尚不发达的年代用于联络家人的特殊形式——家书在媒介融合的的当下也以新的生命形态存在。例如,微信潜在地消灭了社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家人之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愿景。视频电话功能的出现,更是让原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夙愿不再遥远。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6
一个寒假的时间,我看完了这本书,我看的很慢,边读边写。起初翻开这本书是为完成学业上的任务,没想到在最后的时候我甚至不忍读完。
我想《曾国藩家书》一定会是我的人生之书。在这之前,大一我已自主阅读过张宏杰先生撰写的《曾国藩传》。两本书读下来,我更加深刻、深入地走进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了解曾国藩,深受其价值观、思想、抱负的影响。当然,也深受感动。
曾国藩从来不是一个逃避困难的人。当初太平军起,天下靡然,只有他以一介书生之身,毅然奋起,创建湘军。
百姓是随利而转移的,并无定见,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热衷于低成本爱国。但一旦有事,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
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顺从,就会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前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的心性,委曲求全,而且还以没有“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
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样的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段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就在儒家精神世界崩溃的前夜,曾国藩这个最后的精神偶像出现了,好像是儒家这位长寿老人临死前的一次回光返照。传统的人格之美集中在曾国藩身上,在风雨飘摇的末世做一次告别演出式的呈现,绚烂而又凄婉。
写在后面: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到达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腐朽政权的失败。虽然乱世造英雄,可在看到他自叹“精卫填海、杜鹃泣山”时,还是不禁潸然泪下。生在一个已经不可救的王朝,曾国藩拖着病体,创办湘军平定太平军、兴办洋务运动、奏请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推动这个古老而多灾多难的国家向前走了一步又一步。
这本书确实是赚足了我的眼泪。尤其是他从小时候人人都说没有天赋、天资差的孩子成长为朝中重臣,那一路的艰辛与际遇真是特别震撼。
很慢很慢的看完了这本书,仿佛跟着曾国藩去晚清中国走了一遭。从小到大在历史书上学的知识,我摇头晃脑背了无数年洋务运动中的曾国藩和李鸿章,终于不再只活在平面历史中。我进入了那个社会,那个荒唐而疲惫的时代,亲自认识了活生生的他们。
借用书中看到的作者的一句话:他不是天才,却比天才走的还要远。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7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全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与我而言,书中作者的几个观点让我感触良多:六弟因考试失利等等原因向曾国藩抱怨自己命不好时,曾国藩“暗笑他志向太小,心中所忧虑的不够大。”,只道:“君子立志,要以胞民于为器量,以内圣外王为功业,才不辜负父母双亲的生育之恩,不愧为天地之间一个大写的人。”——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面对眼前的某一次失利时也无奈地抱怨命运不公、客观条件限制的情景。但与“六弟”不同的是,我早已习惯于接收到身边大多同龄人相似的回应和感叹,所以读到作者的回言时,我大受震撼。
的确,在崭新的、无与伦比的时代下,我们青年人“心中所忧虑的”更加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南极冰川急剧萎缩,北极熊流浪至废弃的气象站居住;奥密克戎的肆虐,毒株不断变异;全球化之下各国间的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北京冬奥会上面对众多不友好的邻国声音,我们应该如何海纳百川而又自立自强……
时代的舞台,让“君子之所忧也”,不在仅仅只是“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而是要如何“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迎接人类共同的挑战。
从“人民”到“人们”再到“人类”,这是一场注定充满着艰难但无比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要明白,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凸显其意义。“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影响世界,年轻的你我或许都该这样追求。“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惟愿“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800字篇8
所谓“读后感”,应当主要谈谈感想,而“感想”二字又应当分为“感”和“想”。读《曾国藩家书》,我所感为惭愧,随之想来又是遗憾,并在最后终究归入了不甘心。
惭愧啊,惭愧。想来幸亏已经过去了两百年,倘若曾公来当世走一遭,看见我这副模样,他大概还以为是哪家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罢,而这样的纨绔子弟尚且被认为是“读书人”,被认为是懂得事理,未来可期的年轻书生,简直可笑。读曾公写给他那“四位老弟”的信,恍惚间自己便是“四位老弟”之一,但又不能应答与完成他对我这“老弟”的种种期盼和要求,有时甚至背道而驰,然而他又一如既往的那样期盼你,认可你的天资,夸赞你的进步,解答你的疑惑,抚慰你的痛苦;然后又一条一条地给你提建议,反反复复地说,温和耐心地说,好像他真的相信你一定会照着他说的做,并且从中得到收获,慢慢成长成一个完满的人。如果曾公读了这番话,相必他又要说不过是尽他所能,对你有帮助便是好的。但从我心里讲,我哪里担负得起曾公这一份“帮助”呢?
遗憾啊,遗憾。曾公尚能将千年前的韩昌黎视为良师挚友,且文章、诗歌、书法、经义皆视为必修之学问,有本有源,曾公之世尚未断于文脉,合于并处于传统之中。而今不过两百年后,“传统文化”四字涵括了一切传统学问,并被视为专门专业的领域,文脉好似失去了血液的流动,并被一拨人加以解剖和研究。对于曾公来讲,千年前大唐的韩昌黎不过是隔代的前人;而对于我们来讲,两百年前的曾国藩和韩愈一样已同为隔世的古人。读《曾国藩家书》,就好像听遥远的岸上的父亲在对风雨飘摇的大海上的儿子的呼喊,他虽声嘶力竭,却总无奈波涛如怒。
不甘心啊,不甘心。曾公的种种教诲真就那么难以到达吗?那他岂不是白费了口舌、心思与笔墨。岸上的父亲固然看不见海上的情形,但海上的儿子岂能不知道到父亲的心意。现世的我能读到这份家书,岂不是证明他已在两百年前朝我奋力呼喊,有心告诫我们这些后人不该忘掉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很简单,不过是“立志”、“恒心”、“增长见识”等种种人尽皆知的内容,但他那么诚恳地劝导着你去实践,以他自身的人格作为鲜活的榜样,于是种种阻止你的因素都会让你不甘心,并对你自身的情况感到惭愧,对你的周遭感到遗憾。
以上,便是我读《曾国藩家书》的真实感想。曾公那么诚恳地写下这些文字,并传给他的后人,供百代人共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想这所谓“家书”绝不仅是曾家,而应当是整个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