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印象西湖观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印象西湖观后感篇1
人间自有天堂在,只须移步西湖来。
当初宋朝诗人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对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愤恨之情。今日看了西湖的全景,才感觉他的前一句极其准确。苍翠绵延的山外之山,茫茫四海的楼外之楼,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西湖,以及湖上长长的苏堤,随处可见的小桥、垂柳、亭台楼阁,可以说,只要踏入这片湖山胜景,便已经来到了天堂。
什么是天堂呢?优美、安宁、愉悦的生活环境也。在元朝的时候,一个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了杭州,看到了这座繁荣富庶的城市,被它灵山秀水的天堂之美惊呆了!这个人就是来自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马可.波罗。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这座东方水城有一万两千多座桥,是美如仙境的地方。这本书吸引了大批西方商人、使节、传教士来到既是丝绸之府、又是天堂所在的行在(即杭州)。其中著名的人物有传教士卫匡国,他在杭州生活了六年,不畏艰辛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传播西方科学,他编撰的《中国新地图集》,是欧洲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地图集,杭州在其中占了很大的篇幅。最后,卫匡国长眠在大方井,永远地留在了天堂。英国还曾派遣外交使团沿京杭大运河来到杭州,看到了当时已趋破败的雷峰塔,据说,那时塔下面的四层还在。在杭州的耶稣弄堂里,美国人司徒雷登出生在此。他在这里生活了50年,说一口地道的杭州话。燕京大学就是他创办的。可以说,司徒雷登对杭州是很有感情的,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美国阻挠中国革命胜利的努力彻底失败,司徒雷登不得不黯然离开杭州,回到美国。主席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美丽的西湖啊!柳丝轻扬,碧桃吐艳,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那“花满苏堤柳满烟”的景色如梦如幻,陶醉了多少游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于茫茫无边的湖水中娇艳妩媚,清香怡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梦想,是不长翅膀也可以到达的天堂。
印象西湖观后感篇2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可是我向往以久的地方。今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乘火车来到了杭州。当踏上杭州这片土地时,我的心一下子飞起来了!
顾不上一路的乘车劳累,我们就迫不及待来到了西湖。哇!一映入眼帘的,是那宽广的湖。远远望去,宛如薄如蝉翼的丝绸,在随着风儿缓缓飘荡。走进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扑面而来的,是那沁人心脾的荷花清香,在空气中弥漫。不知不觉,我的左边出现了大片的荷花、荷叶。荷叶有张有合,有大有小,呈现着盎然的生机;荷花被荷叶衬托得更加俊俏,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湖中翩翩起舞。这时,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只水鸟伫立在一旁,它们好像陶醉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之中。我也拿起相机,拍下这幅“图画”。
踏上苏堤,我们随着人流漫步在堤上,不时有骑着自行车的游客擦肩而过,两边小草青青,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柳树学着迎宾小姐的样子,弯腰欢迎大家。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压堤桥,站在桥上俯视西湖,微风吹来,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早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那些星星点点的“碎金”很是好看。桥上的游客都在拍照,我也拿起相机留下这美丽的一刻。
这时,我看见湖边的山上有一座塔。
爸爸告诉我,那是雷峰塔。相传,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上一见钟情,相爱在一起,可是,白娘子是蛇精,妖和人是不能在一起的。于是,法海就把白娘子压入雷峰塔内。我们走着走着,就来到雷峰塔的面前。啊!这气势多么宏大!在它面前,我就像一只蚂蚁。乘坐电梯来到塔顶,我俯视下面的西湖,美景尽收眼底。湖面上的小船,此时像一只只小甲虫在到处爬行;那一道长长的苏堤,此时像一条丝带,把西湖“分成”了两半。我不禁啧啧赞叹。
西湖,这个美丽又浪漫的地方,我会永远记住它!
印象西湖观后感篇3
暑假里妈妈推荐我看了《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书里面讲的都是关于西湖山山水水的民间故事。虽然没有漫画书那样五颜六色,但是我一翻开看,就入迷了。
《西湖民间故事》里的“明珠”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他们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雕琢了一颗美丽的明珠。可是天上的王母娘娘看见了,想占为己有,就派了天兵天将去抢。在抢夺的过程中,这颗明珠掉入了人间,正好掉在我们杭州,化为美丽的西湖。夫妻俩舍不得离开明珠,他们就一个变成凤凰山,一个变成玉皇山,一直守护着西湖这颗“明珠”。
书里还讲了钱王射潮、白娘子、东坡肉等许多和西湖有关的民间故事。我一边看一边想,下次爷爷奶奶来杭州西湖的时候,我就可以一边介绍西湖,一边讲民间故事给他们听了。他们一定会夸我是个小导游的。
印象西湖观后感篇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秋日的杭州,让我目睹了这座城市的秋风送爽、似水柔情,妩媚而温情。其中西湖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上周再次游览了西湖的风采,至今仍是萦绕于怀,令人难忘。
有人说杭州的美丽,犹如一个妩媚的女人。的确,这是一个秀丽的城市,人们喜欢杭州,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西湖。它像一首诗,又似一幅画,不论是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去的过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名不虚传,杭州是个让人朝思暮想的城市,西湖是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行走在西子湖畔,西湖还是那么美,远处群山含黛,近处湖光粼粼,这里称之为人间天堂丝毫也不为过。泠泠的西湖水就像一双女孩子的眼睛,清澈的明眸里闪着灵动和宁静,几分妩媚,几份羞涩。岸上杨柳依依,四季常青的香樟树张开伞状的树冠,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湖面上。难怪西湖是这样的美,千百年来始终向人们诠释着她迷人的魅力。
西湖的美是诗情画意的美,白堤与苏堤是被世人代代传诵的不朽的诗篇。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诗人,两位封建制度下的旧时官员,虽然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着惊人相似的神来之笔。纵然他们满腹经论,才高八斗,但是俩人同是仕途多舛,怀才不遇。但是,钱塘的百姓没有忘记他们,美丽的杭州西湖没有忘记他们,白堤与苏堤就是树在世代老百姓心中的无字丰碑,记录了两位封建官吏造福百姓的无量功德。
踏上堤岸,心里有无限的温润,我似乎如江南人一般变得多愁善感了。虽然,白居易和苏东坡当年任职杭州时,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将湖底清理的淤泥堆成了这浪漫如诗的白、苏二堤。但作为诗人的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朝代,却有着相同的视角,都有着诗人的博大情怀。
特别是宋朝时期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太守的时候,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也留下的不少的传说和佳话。并为西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传世之句。
走在西湖岸边,顿觉心旷神怡,远处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时值秋风飒飒的十月,江南的烟雨依然滴滴答答地迎接着我,那润物细无声的烟雨,像是轻柔的细纱,若有若无的飞扬着,如梦一般地弥漫着。它让远山朦胧得更加悠远,让西湖柔媚得有点失真,那些打着雨伞丁香一样的江南女子,犹如行走在水墨画里,行走在吴侬软语的越调里。这种不一般的感觉,让我的心情也浸泡在波光粼粼的西湖中。
西湖美就美在山水,美在人文,一个景点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一个千古绝唱的传说、一个令人感慨的掌故。西湖聚山水之秀色,荟人文之精华。鲁迅先生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白蛇传》的神话故事、近代史上六君子与六和塔的佳话,使我知道了杭州西湖,萌生出剪不断的西湖情结。能在烟雨中畅游西湖,是我多年追寻的梦,是西湖美景对我的诱惑,如今能在西湖的山水间访古觅迹,使我一睹西湖芳艳的夙愿得以实现。
西湖是数千年中国文化典故沉积最多的地方,都说江南的山水多情,就连走在西子湖畔的不经意间,都会感受到一份绝世的爱情赞歌。此时此刻,忘了身在何地,仿佛时间已经被凝固,一堤、一桥,都是一段历史,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绕着湖,撑着伞,慢慢的`行走,时光似乎已经在这里驻足。此时,我听到远处传来了“梁祝”的小提琴曲,才将我的思绪从遐想里拉回到现实中。
就西湖而言,我喜欢她的秀丽淡雅,更喜欢西子湖畔的青山绿水,这是因为每一座山就有一份牵挂,每一捧水都是一种相思。迷人的西湖啊,总是被蒙蒙细雨笼罩着,湿润了脸颊,却执著了心怀
其实,我懂得江南烟雨的绝妙,更懂得韵致的江南和江南的韵致,在江南的烟雨中,我没有醉卧客船,我只是在烟雨中张望,盼望在铺着青石板的小巷里,能遇见一位打着雨伞的丁香姑娘。但是,至今我还没有寻觅到,我只能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烟雨里幽长的小巷。
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西湖的诗情画意随处都是,哪怕你再留神也会绊着你,那千年的江南风情早已把西湖过滤成如窖酒般的纯香,哪怕你不是诗人,随口也会咏出一些诗词来。这就是西湖,一块挂在江南胸前的美玉,看惯了多少春花秋月,又被多少人的故事滋养的如此温润。
西湖本无语,是每一人把它装点后又斑驳脱落,历史的余温已不再烫手,西湖的夜晚想必也无梦。这里被无数美文佳句装填过,满得连写意的空间都不再有,西湖的烟雨,朦胧得有些诗情画意,让人感觉到她文化的深邃与历史的久远。我喜欢余秋雨对西湖的概括:“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此景此情,让我再一次迷醉在了西湖的怀抱里。
我知道:西湖是不会知道我来看过她的,我也不敢留下我的痕迹,怕惊扰了她沉睡了千年的美梦,只有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只是,我还是忍不住带走了她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她的味道,她的气息,还有她的故事。
印象西湖观后感篇5
天还微亮着,视野里是整片的岳湖,静静的停着只画舫,本以为演出区域只是这片水域的一小部分,开场灯光一亮才发现原来这整片岳湖都是背景。湖中的画舫,远处的桥、亭,环湖的树...全部在灯光的作用下融成一幅画。
沿孤山“楼外楼”往北,堤岸旁种了一大片桃树,把个西湖衬点的格外妖娆。这个季节的西湖游人也特别多,熙熙攘攘,却不见嘈杂,因为弥漫在湖中的烟氲,湖中清澈的绿水,都让人不忍心高声,不忍心打破这宁静!还是择一石凳,痴痴望着美景,呆坐半天!远山青眉如黛,轻岚缭绕,双峰插云的就是南高峰、北高峰了,“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蔼中,春来愁杀侬。”美景当前,真的是愁煞了!
孤山地势不高,四面环水,却是绝妙胜地。远处小瀛洲,亭台轩榭依然可见,不过雾蒙蒙的,看不怎么清楚,去上面须坐画舫,想来住在上面必是一种享受,每天对着空蒙的山色,过着恬静的生活!而山顶茶室隐约飘来的丝竹之乐,带着江南的底韵,更令人心悠悠的。
顺着平湖秋月慢慢往断桥走去,堤岸边间隔种的是一株柳树一株桃,这也是白堤的特点。此时桃红柳绿,绿草芳菲,如诗,如画,如梦境一般。站在桥上一望,湖之潋滟,经久不绝。不过,断桥自古也是以“断桥残雪”为名,现今的暖冬,影响看来也是大的!
入夜的西湖更是热闹,环绕着湖滨公园一带,一盏盏仿古宫灯发出淡雅的光芒,印在湖水中,随着水波的起伏,交相辉映!西湖边的人文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杭城的人们成群围在湖边,议论着,欢笑着!
故事很印象,情节很朦胧,大量运用了荷叶、红鱼、断桥、蝴蝶、扁舟等等这些元素,演员踏水而舞,如梦如幻。水袖、长衫、绢伞,颇有些古风。演出期间,不时有一两只鸟儿飞过,好像也是这演出的一员,想必这正是实景演出的绝妙之处吧。
《西湖印象》中的音乐也很不错,很迷人也很好听的音乐!让人陶醉在如痴如画的西湖当中。
由张艺谋导演的景观音乐剧《印象西湖》,邀得国际音乐大师喜多郎为其创作主题曲 《印象西湖雨》,王潮歌作词,张靓颖演唱,喜多郎的音乐还是他惯常的调调,靓颖演唱的主题曲先后出现了两次。随着剧情的展开,三角型喷水支架缓缓升起,水雾弥漫,营造出雨西湖如烟如雾的景象,主题曲也第一次从此展开。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断桥绢伞,黑白了思念。谁在船上,写我的从前。一笔誓言,满纸离散...歌与景交相辉映,歌词也将整个剧情交待了个大概。一首歌,却展现了演唱者不同的音色及唱法。既有轻柔的浅吟低唱,也有爆发力极强的高音的演绎。中段过门好似随意哼唱的旋律,时而跳跃时而舒缓,到最后这音色竟与背景的乐器融为一体了,当真好听。感觉里面的电子乐和声效果很好,给人一种很和谐的感觉!吉他电子和声搭配海豚音,敢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吧!
《印象西湖》,一部很值得大家看的音乐剧,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去看看!太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