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7篇)
许多高三的学生会觉得高考复习计划很难写吧?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1
1.学生语文基础不好,小学初中时打的底子薄。通过一轮复习,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学生的错点比较分散,且每个学生的错点也不集中,特别是理科班的优生,语文薄弱的较多,所以,积累与审题的复习与练习不能放松。
2.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薄弱,依靠老师较多,古诗文阅读普遍得分较低。通过考试分析,发现主要表现是:(1)古诗文读不懂现象比较严重。(2)审题不清。(3)答题(文言翻译题和诗歌主观题)能力不行。因而,二轮复习的重点便是古诗文阅读。
3.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在特点和选材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析认识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作文在结构和表达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二轮复习,结构与分论点的提炼仍是重点。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2
注重策略,狠抓落实,重点突出,全面提高。加强阅读,全面提高审题写作能力。
1.考纲第一
吃透弄熟。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纲网络结构和高考试卷之间的联结点。
抓好重点。第二轮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教师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2.效率至上
计划性强。师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做到方法灵活,如利用早自习全面彻底地过一遍“必背篇目”。
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多关注江浙沪一带的试题,精选试题是关键。
采用资料:《金太阳考案》。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3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4
一、实验部分
专题一: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实验安全预防和处理;时间:3月2日—3日。
专题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时间:3月4日—5日。
专题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实验;时间:3月5日—7日。
专题四: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时间:3月9日—10日。
二、基本概念部分
专题五: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时间:3月11日—12日。
专题六:无机反应类型、反应热;时间:3月13日—14日。
三、基本理论部分
专题七:物质的量、守恒思想;时间:3月16日—18日。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时间:3月19日—21日。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胶体;时间:3月23日—24日。
专题十:电化学;时间:3月25日—28日。
专题十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时间:3月30日—31日。
四、元素及化合物
专题十二:元素化合物;时间:4月1日—4月4日。
专题十三: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时间:4月7日—4月15日。
五、有机部分
专题十四: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时间:4月16日—4月20日。
专题十五: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时间:4月21日—4月25日。
专题十六:有机推断、有机含成题型应对策略;时间:4月27日—4月30日。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在二轮复习中应注意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还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同时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注重策略,狠抓落实,重点突出,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
巩固语基,加强古诗文和文学作品阅读,全面提高审题写作能力。
三、时间安排
20__年4月上旬——20__年5月中旬
四、一轮复习学情、教情分析
学情总结:
1、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底子较薄,通过一轮复习,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学生的错点比较分散,且每个学生的错点也不集中,特别是文理语文单科优生较少,语文薄弱的较多。
2、学生的自学能力偏弱,依靠老师较多,现代文阅读普遍得分较低,通过考试分析,发现主要表现是:(1)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强;(2)审题不清,题意理解能力较差;(3)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差;(4)概括表达能力不行。因而,二轮复习的重点便是现代文阅读。
3、学生古诗文的基础较为薄弱,知识迁移整合能力不强,知识点漏洞较多,文言翻译、读懂诗歌、规范表述是二轮复习的重点。
4、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不强,观点阐述往往缺乏深度和高度,因此,二轮复习,审题立意仍是重点,并要同步强化语段的思辨与表达训练。
教情反思:
1、老师本身未能吃透文本,只凭“参考答案”上课,讲解问题捉襟见肘;
2、组织调动学生不够,学生参与发言面狭窄,生生互动缺失,课堂变成老师与某一同学的单边对话,其他同学都变成了听众和看客;
3、提问成为形式,讨论成为过场,老师在简单提问了一两个同学之后,经常是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又回到了老办法——讲,针对性难以体现;
4、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抓不住,或虽能抓得住,但引导不得力,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整合不到位,师生互动效果差;
5、学生思维成果的展示较多地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周密的书面形式,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6、轻视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学生的诵读环节落实不到位,就题论题,等等。
五、备课备考
搞好团队合作,注重发挥集体智慧
1、备课组从收集资料、命题、研讨到主要发言人等各项工作要详细分工,通力合作。每周至少有两次的集体备课时间来集中交流。备课组务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讲课步调,统一授课内容,统一分析重点,统一练习选题。认真抓好二轮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重视教学、教研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交流,把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2、精心筛选复习资料,既抓好知识检测,又抓好数据分析。备考中认真把好复习资料的辨别、筛选关,在复习资料的编写上,力求精炼、典型,能够举一反三。
注重策略,着眼于提高效益
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通过专题突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适应高考的能力,正确处理一轮与二轮的衔接,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掌握规律与克服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一步到位与反复巩固相结合。
巩固基础、专题训练、限时训练、综合训练四者有机结合穿行。巩固基础是首要任务,专题训练是基本形式,限时训练、综合训练是基本手段。即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分析、审题等能力,强化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1、强化研究,明确方向。
高度重视考试信息,做到“四研究、四明确”:
一要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点的命题范围,要抓住“纲”,仔细分析考点、试卷结构、分值等的变化,细心揣摩一些措辞的变化,做到“纲举”“ 目明”,以使自己少走弯路,抢得先机;
二要研究高考题型的发展变化,明确新题型的发展趋势;
三要研究高考试题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明确高考题的能力测试要求;
四是研究学生实际能力,明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高考测试能力的差距。平时的测试不一定非要按高考试卷规定的形式,要注意弱项与强项的关系。语言表述是弱项,平时试卷上要有体现,同时要处理好新题与旧题的关系,处理好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处理好可迁移与不可迁移知识的关系。
2、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基本能力低下。针对学生的素质水平,我们把备考的重点首先定位在“狠抓双基不放松”的原则上。过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关,抓好基本能力的培养关。
3、重点突出,形成特色。
坚决贯彻执行“三三四”,提高课堂效益。“三三”是抓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抓规律,优化思维品质;抓重点,讲求训练效率。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小组讨论的习惯、提出问题进行争论的习惯、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四”是抓好指导课、讲评课、训练课和写作课四种课型。
指导课。要求老师做明白人,上明白课。每个考点都要讲清考点的定位、考查的方式、解决的方法、注意的问题等。把握三点,即注意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重要环节。
训练课。关键是把好选题关,练习和试卷要有很强的诊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解决好四个难点:一是年年考,但得分率始终不高的题目;二是文言文阅读,特别是文言翻译;三是现代文阅读;四是考点变化的内容。
讲评课。讲评是二轮复习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前的集体研究和会诊又是确保讲评质量和整体优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每次讲评要研究会诊到位,要做到没有研究会诊不开讲。评讲要做到针对性,精讲典例,并作适度延伸,力求能举一反三;克服就题论题,不发散,不拓展,不补救的现象。
写作课。作文训练分三线进行,即以文体为线,以题型为线,以能力为线。复习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材料库,加强储备,以有备无患;注重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理论修养,提高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4、抓好落实,争取突破。
(1)集体研究名副其实。(2)计划要细(月计划周详案),尽量争取时间;提高周复习详案的含金量上下功夫,要突出呈现周详案的复习内容,做到分工合理、目标明确、时间具体、重点突出、序列分明。(3)坚持阅读。高考不止,阅读不止。(4)不放松作文训练,加强审题指导。(5)重视个别辅导。(6)处理好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7)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规范练习,精心作答,认真检查的习惯。(8)明确要求,精做训练,形成快捷、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防止以看代写,以想代写,要把“会做”、“做透”作为二轮复习的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
六、实施措施
实施原则:要有综合,要做套题;要抓重点,提高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要针对难点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扩大得分点。
查漏补缺,强化提高,培养考试能力
1、要在平日的练习或模拟测试中及时发现知识、能力点上的弱点和缺失,并把它作为复习和训练的重点加以突破。
2、本轮复习以做适量练习为重点,在练习中复习第一轮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练习分两种,一是围绕《考试说明》作些专题练习,二是综合模拟题。
3、本轮复习要注意锻炼应试心理,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的时效性,以便能够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4、对文理科优生每次综合测试后的答卷进行专题会诊,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注重策略,多种方式,训练答题能力
1、限时25分钟完成小题专项巩固。
2、多方搜集资料整合成二轮复习学案进行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文训练。
4、每周一套“综合模拟题”,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答题能力,二是查缺补漏。
5、利用课下作业,完成以下内容:准确熟练默写、熟悉知识系统。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6
为了进一步搞好20__年的备考工作,走好考前的重要两步:二轮提高;三轮升华,按市、区教育局学及学校要求,对二轮复习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盯市、区高考任务目标,坚持“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以“立足学科、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有效训练、提高质量”为整体复习策略,突出讲练结合,加强综合检测,加强个别辅导,加强师生交流。通过“练、讲、考、评”,实现学生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的复习要求,力争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时间及目标要求
1、二轮复习从3月上旬至4月底。
总体要求是:“系统、条理、熟练、灵活”。
2、三轮复习在5月份,5月下旬及6月考前查漏补缺,回扣课本,系统梳理。
总体要求是:“综合、提高、熟练、规范”。
三、主要工作思路
1、研究分析20__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吃透20__年高考试题精神,提高复习针对性。要坚决针对高考样卷组织检测卷,坚决按考试大纲精神把握练习重点和难点。大胆突出,大胆取舍。
2、加强二轮复习课型的研究,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忌每节课的内容题量过大)注重讲练结合,突出以练为主、个别辅导为主。全程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共同探讨所讲内容与检测内容落实情况及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3、以“提升一本、咬住二本、猛促三本”为班级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培优、治跛、转差责任制。各教师必须熟知相关对象(全班确保责任层、希望层、后进层)学生姓名及状况。根据考试精细到每一个知识点或每一种题型。各班主任要充当后期复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责任人!
4、加强艺术生、体专生的管理。根据专业过关情况,从抓“短平快”科目入手,力求相关学生语文、英语双过线,实现复习的高效率。文科美术生单独编班,从生活习惯和解题习惯培养入手,引导学生抓好基础,能够解决简单问题。体专生抓双过线目标生管理。让小秋收变大丰收。
5、搞好学生的应试训练.认真组织好二轮模拟考试,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考前训练,以提高解题质量,提高解题速度。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突出高三教学的重要地位。
学校领导包科蹲班,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负责对高三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要求蹲点领导要进科进班指导、研究、检查督促教学工作,以加大管理指导的力度。具体安排如下;
语文:罗校长史主任数学:曾校长
外语:王校长物理:王主任
化学、生物:张校长文综:付校长
2、完善计划,加强研究,落实常规,增强复习实效性
(1)重视考点:考点是最权威最重要的公开信息,各组要将考点题目化,全覆盖。少在考与不考的可能性上下工夫,多在是否落实上思考。加强考点与课本的联系,新题型一般是从教材、以往高考题、以往竞赛题、阅读材料等翻新而来。从近年高考题找规律,从各地模拟题中求新意。制定考点复习详案,力求讲得清楚、学得明白。避免热点经常考,冷点无人问的现象。
具体要求:人手一份20__年学科考试大纲、学科高考样题。教师下载各科三年高考二年模拟题集;每周综合练习题格式及内容与高考样题基本相同,适当向当前学习内容倾斜,难度与梯度与样题一致;文科学科练习题中要将大纲要求的必背 篇章或词句等内容逐一反复覆盖。
(2)加强专题讲练: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和系统训练,在专题复习之专题要有明确指向,它们是学科重要思想的体现、学科重要方法的总结归纳、学科重要模型的体现、学生易错点易混点的检查纠正。即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②局部归类,解决“一般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③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④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的问题。(形成解答某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⑤重心下移,目前高考仍是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复习与测试中要大胆取舍,杜绝偏、难、怪。难点要分散在各练习中,攻克题型要专练。
具体操作要求:每专题结束后紧跟过关练习,试题要剪拼,试题要有针对性,专题讲的什么,就要练什么、考什么,切不可偏离主题,使学生无所适从,检测后要全批全改,精心讲评。
(3)紧盯目标,督促导师制的落实
评价与衡量导师制是否落实的标准是:能否顺次序记住全班目标生,是否每星期与具体责任生单独见面并具体指导,是否帮助目标生建立错题档案,是否指导目标生做错题类题以至相关问题过关。
实行导师制的周抽查公布制度,主要从学生中了解教师与学生个别交流情况、模拟卷批改给分情况等。要求教师在课间自习时间和晚自习第三节课与目标生见面。
3、很抓限时训练,测试教师必到班,综合练习时连堂不下课。
高考是速度的考试,准确性的考试,规范性的考试,意志力的考试。综合测试要督促学生不翻书、不讨论、不用计算器并限时交卷,通过按标准给分和评讲,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高三高考学生二轮复习计划篇7
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春季高考、秋季高考、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四、科学训练,认真讲评
全程跟踪检测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复习的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解题能力的训练,力争不使用成题、套题,对各地试卷作分析比较后重组,以达到通过精选精练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的目的。检测后的纠错讲评是复习的重要环节,要重视讲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一般来讲重大的考试讲评要进行“冷处理”,留给学生分析错因、反省纠错的时间.学生往往自己纠错后的第一感觉是我大多都会做的。课后教师要找学生面谈.帮助学生分析是知识型错误、方法型错误、思维方向型错误、运算错误,应试策略错误.还是考试的心理素质问题。
五、突破计算关
突破“计算关”,对一些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在平时,我常看到有些同学拿着发回来的卷子,看到自己会做而做错的题目,一拍脑袋“哎,气死我了!这一题不该被扣分的。”有些同学在仔细检查后,发现不是由于自己粗心马虎写错一个符号或数字,就把一道题的计算过程复杂化了,走了不该走的弯路,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过程错误,要知道每一道题的做题过程都是有各自的规律的,该写的步骤一定要写,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不该写的地方你多写了,一方面你绕弯路了,而且还给自己增加出错的机率。黄华数学老师认为,粗心马虎也好,计算走弯路也好,归根到底,一句话,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应用不够熟练,做题的技巧方法不够。
首先,要认识到扣分的地方在哪里,错误的关键在哪里,是公式定理知识点没记清楚,互相混淆代入时错了,还是粗心大意写错一个符号少写一个数字错了,如果是前者,赶紧把各章节的公式定理细细地整理梳理一遍,然后,再作相应的题把它应用自如。如果是后者,就要在做题过程中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做完题后,更要检查一遍,这对于找回关键的几分关系重大,或许正是这关键的几分,使你能够进入你理想中的某所大学,或许正是这关键的几分,使你能够进入清华北大,所以,千万别忘了在做完题后的检查。
六、多做典型题、善归纳总结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要多做题,多做题能熟能生巧,但是多做题并不等于滥做题、盲目做题,而是要多做典型有代表性的题,做完以后还要善于把题目归类,善于归纳与总结。
黄华数学老师所说的“多”是指题目类型,而不仅仅单纯只是题目数量多。数学中题目多,通过合并,题目类型就有限了,只要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各自做一定数量,加上细心领悟分析,就会发现题目的规律,进而归纳和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题。
不要盲目地做题,要做典型有代表性的题,有些同学就只喜欢做难题,而忽略了基础题,实际上,所谓的难题、综合题都是由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如果你把基础打扎实了,各个知识点弄通了,难题综合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你没有发现吗?每个大题都有2-4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单独掰开来看就是一个基础题,只不过是一个小问可能与前一个小问有关联而已。只要你善于去归纳总结,你就会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它们的关键的核心问题。
比如:函数的关键是y与x的对应关系;解析、立体的关键是结合平面图形;三角的关键是图象分析;概率的关键是排列组合的应用和各种事件的区分;数列的关键是找到各项与序号的规律与关系。我们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出典型的题与同一类型的题,这种归纳总结就象黄华老师总结的“模块化”一样,不仅是把知识点归类,也要把题目归类,做题的方法归纳与技巧归纳。总结出典型题的做题技巧,总结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做题的量要是因人而异,做题的难易程度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解答题,各种题型的答法技巧也应注意总结。这样才能熟能生巧,通能应变。
高三如何做好数学难题?
其一,从你的问题来看,你已经具备了做好数学简单题和中档题的能力;但事实上你能否真的将该拿的分数都拿到。
其二,即使你都拿到了所有应拿的分数去攻克所谓的难题,你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多长时间。
只有你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两个问题,你才能真正的审视考试本身这场战役,这场没有诀窍的战役。
好了,如果你早已具备快速得分的能力时,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我来说说我的经验。
(1)题型众多入手思路却往往不尽相同,列举模型来拉近难题与简单题的距离。从根本上来说,难题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不常规,如果你能将特例变为常见题型,你便离突破口不远了。
(2)入手定题后,确定题目的出题点,将丫打成原形,这时你却不能再着急的莽撞做题,因为高考题目往往是“像而不全”的典型题,抓住他的不同,再用相同去打他。(在我看来,这便是分类讨论的初衷吧)
(3)考虑好所有条件,用好该用的信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时给你的信息本身就是烟雾弹,所以你遇到想破头也想不透的信息时,就可以放了,反正都是用不上,不如相信自己,给自己精神上的自信不更好吗?)与此同时,我倒建议你可以去研究一下高考答案,你一定会惊奇的发现,靠,分数十分分散,而且有时一个简单的联立方程,韦达定理便可以占上4,5分,一个简单的不等观点就可能关系到考官对你理解题目能力上的评估。所以用我的话说“步步紧逼,分分不丢”。当然,这也有效的避免你做得不到分的无用功,以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