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集锦16篇)
榜样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晚间8点档《榜样8》专题节目播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
钱七虎
2022年7月27日,中央军委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是被授勋者之一。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刘玲琍
刘玲琍,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她,坚守特殊教育一线32年,用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母亲般的博大胸怀,为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勤于钻研业务,育残成才,所教的80多名聋生中有3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她就是驻珠晖区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
唐菊兴
我国著名探矿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菊兴,从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手中接过了鲜红的院士证书。这沉甸甸荣誉,印证了他数十年青藏高原科技找矿的丰硕成果,更激励他以至诚、至真、至勇、至纯之心,踏上推动西藏乃至全国铜矿勘查新突破的漫漫征程。
吴惠芳
13年前,他是一名优秀军人。如今,他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村官”,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58岁的吴惠芳赫然在列。
李桂科
李桂科,男,白族,1957年生,1978年参加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现任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他用40年的时间给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带领康复人员过上美好生活。他用40年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用40年陪伴,书写大爱之心;用40年耕耘,践行入党初心。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这个每天穿梭在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大声地和居民打招呼、时不时停下来检查环境卫生的女人,被喜爱她的居民亲切地称为解忧送暖的“花儿书记”。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2)
看了身边的榜样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劳模们工作普普通通,言行平平常常,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好一件件平凡的事,而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他们事迹中体现的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就是一面旗,一把尺,使我们学有方向,比有目标。
安陆东城支局综柜王景的先进事迹,让我不仅联想到自己做为一名综柜,在自己实际工作当中,是不是也能做到像她一样对待工作,真正做到诚信服务、用户至上,爱岗敬业、工作争一流,真情投入、迎难而上。王景是这样说的,“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是真诚,只有真心相待,才会有信任”。王景用自己的诚心换来了客户对她的信任,也就是赢得了客户对邮政企业的信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真正将这些劳模精运用到工作当中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我们服务质量的好和差,同时,用户的需求在与时俱进,理所当然,我们的服务也得紧紧跟上。因此,我们一定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好。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3)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冼星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位爱国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当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华之时,冼星海谢绝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毅然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回国后,他精心为进步电影《复活》,《大日出》等配曲,而且为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爱国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的魂。它深深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土壤中,每个时代涌现许多的爱国人士,从“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还我河山”的岳飞,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后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精神。他们的精神像天上的星星,光耀神州大地。
这里,我又想到我们国家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他曾在美国讲学,并且享有一流的科技条件和优裕的物质生活。1950年2月,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爱国不需要理由,如何更好的爱国却值得我们去深思。并不是只有冲锋陷阵才叫爱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这也是爱国的表现,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知识和智慧,每一个人都爱岗敬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强大,就能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4)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她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近4000份,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2000多个,指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她发动社区党员、门栋长、网格员对3846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电话核查每户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她组织巡查队、环境卫生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社区公共区域开展消杀作业,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她心怀群众冷暖,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发挥自己昔日“全科医生”专业优势,发动社区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组建“居民问诊”微信群,为居民提供专业解答,缓解居民恐慌情绪,提供体温计、药品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她建立“居民买菜群”,让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对单独带小孩的老年居民开展上门非接触式慰问,让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区居民们都说:“社区有杜书记‘当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5)
做好事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能感动中国的却没有几个。
一天晚上,我在电脑上搜索与《感动中国》有关的视频。我点击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评选》的连接。视频里讲了许多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青年歌手吴文景获得金蝶大奖的精彩回放。他夺冠的每一步都振奋着我的心,十五进九,九进六,六进三,过关斩将,最终成为评选人物之一。他每次上台那扣人心弦的歌曲,时尚的衣着服饰以及发型,巨大的感染力吸引着台下的每一个人。
当我看到吴文景的爸爸妈妈骄傲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在舞台上一展风彩时,也仿佛明白自己父母的一片苦心,我曾经抱怨过父母对我严格的要求,记恨他们在周末给我报的补习班,每当我看到其他孩子像小鸟一样玩耍时,我的心思早已不在作业上。是啊,我已厌倦了这种生活了。但此时,我完全懂了。父母这样做,是在让我们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那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栋梁呢?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来吧,为了那个未来属于自己的舞台,为了明天更美好,一起发愤努力吧!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6)
李桂科,男,1957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副主任医师,40多年如一日,倾尽心力为麻风患者做治疗、康复,在全县开展麻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康复工作,不仅治愈了麻风院所有的病人,更是麻风康复者心中的“好医生”。
在开展麻风康复工作期间,李桂科认真教给康复者眼、手、足自我护理方法,提供防护用品,为康复者做垂足矫正手术、足底溃疡清创手术、白内障手术及外眼手术;曾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与比利时、中国与英国麻风康复合作项目现场实施工作;组织实施麻风线索调查项目、“消除麻风运动(LEC)”项目。他制作的《麻风防治知识“科普园地”》,每年都编印宣传资料发放、张贴;编印《基层医生麻风防治手册》,培训乡村医生和乡村干部;到麻风康复者家中,开展康复理疗活动,亲手为他们清理溃疡、泡足、剪指甲、擦油等护理,使周围人群消除害怕心理,减少歧视与偏见。
山石屏麻风院1953年建在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坳之中,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没有公路、没有架桥、没有通电,几乎与世隔绝。李桂科用14年时间,修路架桥,在山上挖通连接外界3公里的车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桥,为麻风康复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
此外,他还用12年时间,解决了麻风院用电问题,通过多方努力于2004年驾通10千伏线路电力工程;用14年时间,修缮了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危房,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1993年起,他用13年的时间在麻风院办起了小学,使21名麻风康复者子女能够上学读书,考入大学6人、就读研究生1人;还为麻风康复者子女助学45人,培养了14名大学生。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7)
“在西藏的一些偏远山区很麻烦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但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待藏族同胞,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因此也会用真诚来回馈我们。”当记者问起唐菊兴他是怎样跟藏族的同胞们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时,他给记者讲了几个故事。
唐菊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对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有一次,他与同行的学生在爬山过程中,因为一名学生高原反应严重,导致大部队未能在天黑之前返回驻地。多亏路途中偶遇一家素不相识的藏族同胞相救,并用牦牛车把体力已经耗尽的几个人拖回了项目组驻地。临别时,唐菊兴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赠给了藏族老乡,以示感谢,虽然钱不多,但寄托的是一份诚挚的谢意。唐菊兴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到沿途的藏族同胞家中休息或补充一些干粮,他都坚持付钱,尤其是遇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藏族同胞,他几乎每次都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赠予该家庭。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当地的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唐菊兴对于身边较熟悉的藏族同胞更会尽力提供帮助。十多年前,他率队在雄村金矿外围的谢通门县答那达乡开展野外工作。由于住宿不便,他们联系了当地一位名叫多吉的藏族同胞,项目组便暂时住进了多吉的家中。唐菊兴为了感谢多吉提供的帮助,主动邀请多吉来项目组帮忙;多吉也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专门把自己家中最好的房间和厨房腾出来给项目组成员使用,自己一家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唐菊兴与多吉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感情,“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吉不仅担任项目组的翻译和工人,同时也帮助项目组协调地方关系,保障了野外工作的顺利进行。平时,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回到家或着休息日里大家又会聚在一起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多吉每次都会把自酿青稞酒的第一道酒端给项目组的师生们品尝。十多年了,现在我自己往那边跑的机会少了,但一旦有人要路过那达乡,我就会拜托他给多吉一家捎些小礼物,从大人的毛衣、小孩的学习用品,到多吉喜欢的啤酒。其实也是捎过去一份感情。”唐菊兴说。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8)
热孜万古丽还动员社区140多名退休党员、居民党员,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群众说事点”,凝聚集体力量为居民解决困难。谁家装修遇到问题、哪个孩子入学资料不全、哪个居民需要就业……“群众说事点”都会帮助解决。从今年3月成立至今,“群众说事点”已为居民解决问题近百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与柯坪路北社区相邻的社区经常有居民前来寻求帮助,热孜万古丽总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邀请相邻社区的人大代表联合办公,成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吐尔逊·买买提是滨河社区居民,他来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居民活动广场没有公共厕所、小区篮球架损坏无人修等问题。热孜万古丽和滨河社区人大代表实地查看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持续跟进,推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至今,已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数十件。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热孜万古丽在柯坪路北社区已经工作了14个春秋,听群众心声,解居民之忧,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为民服务是件幸福的事。”她由衷地说。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9)
原来在刘玲琍小的时候,隔壁有一位特别善良的阿姨,常常做一些好吃的给刘玲琍和周围小朋友吃,还常帮小女孩们编好看的辫子。可是这个阿姨是个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不认识字,交流起来特别困难。有很多次,阿姨用手跟小朋友表达什么,但小朋友都不能理解,她就急得不得了,使劲地抓自己的头发,显得特别痛苦。当时小刘玲琍就特别难过,她想如果有这样一所学校,让阿姨这样的聋哑人读书,识字该多好啊!当时只有6岁的刘玲琍就萌发了这样一个心思:长大要帮助聋哑人学习文化知识。
这个小小的梦想开始在刘玲琍心中生根发芽。初中毕业时,刘玲琍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这所专门培养特教老师的学校,当时,这所学校被誉为特殊教育的“黄埔军校”,那年刘玲琍只有14岁。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0)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一位来自新疆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其坚定的信念、敬业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赞誉。
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她始终把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深知,作为社区工作者,不仅要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经常深入社区,与居民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她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无论是解决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帮助困难家庭申请救助、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她都尽心尽力,不辞辛劳。
同时,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还非常注重社区的环境建设。她带领志愿者们定期清理社区垃圾、修剪绿化带、粉刷墙壁,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她还积极倡导居民们养成文明习惯,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的工作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支持。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也因此被评为“优秀社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事迹材料充分展现了她的职业精神和服务意识,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种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以及真诚、热情的服务精神,为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1)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她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女子,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出生在新疆伊宁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她就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经常去附近的书店借阅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她的勤奋和努力,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班级里的尖子生。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在她18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不幸去世了。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之中。但是,她没有放弃。相反,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母亲的关爱和爱。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坚持和执着,不仅让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让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尊重。她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是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激励着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仰,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今,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程,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诠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事迹,让我们更加坚信: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手去创造,就能让生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让我们一起铭记她的事迹,向她学习,为自己的生活和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2)
社区工作人员余军丽每天负责为居民订购和运送物资,她对记者说:“书记在北京开会期间,经常叮嘱我做好保供工作,尤其是对老年居民、残疾居民的诉求,更要格外关注,不落一户。”
“关键时刻,书记总是冲在前头,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党员该有的样子。”社区干部白金娥说。
柯坪路北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多,进入冬季,辖区居民家中水管、暖气管等维修需求增加。热孜万古丽·沙吾提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抢修。“我经常接到居民打来表扬电话,说包户干部服务周到,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们要继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为民服务机制,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做好各项服务。”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说。
从北京回来后,热孜万古丽·沙吾提通过微信群与社区4个党支部分享参加感受,全体党员都倍感振奋。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3)
“阿姨,我来给你送菜了,今天的菜特别新鲜!”“是古丽吗?”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58岁的居民关素珍还没开门,就听出了门外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声音。连日来,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和志愿者一直忙于为居民运送蔬菜等生活物资。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党委书记。从2008年到社区工作开始,她就带领社区干部开通了24小时便民热线,组织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安排专人记录辖区居民诉求。哪家老人患有慢性病,哪家孩子该上学了,哪家居民换了工作,她都了如指掌。
这次从北京一回来,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便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
“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古丽都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社区书记我们很安心。”提起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社区居民充满感激。对此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热情回应:“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是一家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4)
自从我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里的周月华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够平静,我非常感动!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习并成功从卫校毕业,二十多年来,她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了他人的健康,她付出了一切,不怕辛苦。
看了这篇故事,我很感动,又羞愧,如果是我,我走遍方圆13平方公里,我早就累坏了。曾经有一次,我班的小杨他发烧了,但是,他却坚持上学,我知道了这件事,我问小杨为什么还要上学,他坚定地说:为了学习,我一定要坚持上学,请你不要告诉给麦老师听!我保守了秘密,我想:如果是我,我就会休假不上学。可是,在当天,小杨的秘密被麦老师发现了,不能上学了3天,小杨在休假这几天,常常打电话给我,问一下学习和作业的一些情况。
我想:我要学习一下小杨和周月华的品格和他们求学的渴望,周月华的坚强的意志,令我佩服,使我知道了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5)
1990年的中秋节,忙碌了一天后满载丰收喜悦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疗养院的渡船,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汹涌的黑潓江瞬间吞没了渡船,6名康复者遇难,本是团聚的日子却阴阳两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通过李桂科多方奔走、筹资建设,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那天,村民们到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年迈的老人被搀扶着到桥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说,“从进来那天起到现在就没有去过江对面,今天就像做梦一样!”。
2013年3月3日,洱源县发生5.5级地震,山石屏疗养院受灾严重,李桂科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抢救财物、抗灾自救。2013年12月恢复重建结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村民们说:“现在的居住条件,就像以前李医生带我们去旅游一样,天天住宾馆”。
观看《榜样8》先进典型事迹(精选篇16)
“在西藏的一些偏远山区很麻烦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但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待藏族同胞,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因此也会用真诚来回馈我们。”当记者问起唐菊兴他是怎样跟藏族的同胞们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时,他给记者讲了几个故事。
唐菊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对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有一次,他与同行的学生在爬山过程中,因为一名学生高原反应严重,导致大部队未能在天黑之前返回驻地。多亏路途中偶遇一家素不相识的藏族同胞相救,并用牦牛车把体力已经耗尽的几个人拖回了项目组驻地。临别时,唐菊兴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赠给了藏族老乡,以示感谢,虽然钱不多,但寄托的是一份诚挚的谢意。唐菊兴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到沿途的藏族同胞家中休息或补充一些干粮,他都坚持付钱,尤其是遇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藏族同胞,他几乎每次都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赠予该家庭。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当地的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唐菊兴对于身边较熟悉的藏族同胞更会尽力提供帮助。十多年前,他率队在雄村金矿外围的谢通门县答那达乡开展野外工作。由于住宿不便,他们联系了当地一位名叫多吉的藏族同胞,项目组便暂时住进了多吉的家中。唐菊兴为了感谢多吉提供的帮助,主动邀请多吉来项目组帮忙;多吉也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专门把自己家中最好的房间和厨房腾出来给项目组成员使用,自己一家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唐菊兴与多吉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感情,“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吉不仅担任项目组的翻译和工人,同时也帮助项目组协调地方关系,保障了野外工作的顺利进行。平时,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回到家或着休息日里大家又会聚在一起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多吉每次都会把自酿青稞酒的第一道酒端给项目组的师生们品尝。十多年了,现在我自己往那边跑的机会少了,但一旦有人要路过那达乡,我就会拜托他给多吉一家捎些小礼物,从大人的毛衣、小孩的学习用品,到多吉喜欢的啤酒。其实也是捎过去一份感情。”唐菊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