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种老项目山寨币创新高,重返巅峰的原因是什么?
- 1、SOL币
- 2、BNB币
- 3、TRX币
- 4、TON币
- 5、LEO币
- 6、FET币
- 7、OKB币
- 8、STX币
- 9、INJ币
- 10、BGB币
当所有人都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了比特币现货ETF之后,会再现2021年「万币齐涨」的画面之时,现实却给出了一记重拳:除了比特币直指10万美元,大量在上一轮牛市中大放异彩的「山寨币」不仅没有在本轮行情中再创新高,甚至仍然在底部徘徊。
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也昭示着随着加密货币投资在美国逐渐成为主流,新入场的资金会集中在优质的标的上,正如美股。而本轮行情中,也有一些曾在上一轮牛市中站上了巅峰的代币在本轮中再次成为了逐利者的宠儿。笔者盘点了部分在2021年牛市中创下阶段性高点后本轮再创新高的代币,但了解范围有限,可能并未覆盖所有符合此类情况的代币。
10种老项目山寨币创新高,重返巅峰的原因是什么?
1、SOL币
在「AltL1」大热的2021年,包括Fantom、NEAR、Avalanche等在内的兼容EVM的L1承接了因以太坊Gas成本过高而溢出的流量。在这之中,Solana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EVM之外重新建立起了一套生态,并在彼时如日中天的FTX创办人SBF支持以及团队自身的运作之下,$SOL的价格从刚上线交易所时的1美元不到飙升至超200美元。
但之后随着整体市场从疯狂走向平静,加之FTX的覆灭,Solana的最大支持者之一SBF锒铛入狱,$SOL最低跌至7美元附近,Solana上的知名NFT项目先后出走,很多投资人都认为Solana的故事可能就此结束。
出乎了这些人意料的是,在本轮周期中Solana凭借迷因的异军突起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加之数个生态项目例如再质押项目Jito的崛起,$SOL价格一路走高,并在近一周前突破了2021年11月新创下的接近260美元的高点。
2、BNB币
作为「交易所平台币」中唯一一个真正实现了生态多样化的公链,币安发行的$BNB无论是在熊市中的「扛跌」还是在牛市中的上涨都让人印象深刻。在2022年的熊市中,$BNB从2021年5月最高660美元附近一路下跌一度跌破200美元。虽然跌幅也不小,但相比于很多跌幅超过90%甚至几乎归零的代币,$BNB也算是「保值率」较高的资产了。
之后,随着市场的复苏,加之币安以几乎疯狂的频率推出Launchpool和Launchpad项目,$BNB也一路高歌猛进,并在今年6月24日突破了上一轮牛市时期的价格高点,最高突破了700美元。相比于火必旗下HECONetwork的黯然退场,$BNB无论是在交易所内部还在$BNBChain上都仍有大量值得进一步发掘的潜在价值。
3、TRX币
Tron代币$TRX在本轮周期中创下新高可以说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USDT的发行量已经直逼1,400亿枚,而Tron作为在相当长时间内USDT转移的首选,目前虽然在USDT发行量上Tron已被以太坊超越,且在实际应用场景上,Tron明显不如以太坊,但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资金流转这件事上,Tron依然是USDT持有者的不二之选。
据DefiLlama数据显示,撰写本文时Tron上TVL约为75.55亿美元,今年3月该数据曾一度超过了100亿美元。$TRX的价格在2021年4月17日达到了0.18美元的高点,三年半之后,两周前的11月12日,$TRX创下了新高之后在随后几天最高涨超0.22美元。
4、TON币
$TON的出现需要追溯到ICO时代,彼时Telegram通过ICO融资为其代币Grams融资17亿美元,并计划推出TheOpenNetwork($TON),但SEC的一纸诉状让一切按下了暂停键。这场典型的SEC式看啥都像证券的诉讼直到2020年才最终和解,Telegram也付出了不能继续$TON开发的代价。
之后,$TON算是在社群的支持下在持续运行但始终并没有在产业内激起太大的水花。其代币价格在2021年末创下了4.4美元的高点后也跟随大盘持续下跌。
时间来到2022年,在4月到7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TON基金会连同多家机构频繁推出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级别的生态基金,吹响了$TON生态极速扩张的号角。作为拥有着数千万名使用者的Telegram旗下的区块链,$TON并没有在使用者数量问题上下太多功夫,其推出的各类游戏以及与Telegram融合的互动体验使得其从0到1的过程非常丝滑,从1到100的速度也令人咋舌。
伴随着市场热度,$TON的价格也在今年6月短时突破了8美元,相较曾经的「山巅」,其价格上涨了接近1倍。
5、LEO币
实话说要不是查询了数据网站,笔者还不知道这个代币的存在,$LEO是老牌交易所Bitfinex发行的代币,其作用包括了手续费减免等。对于该代币为何创下新高笔者并未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消息,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曾经盗取Bitfinex12万枚比特币的骇客被判刑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利好。
$LEO于2022年2月初短暂突破了8美元,一周前的11月20日,$LEO创下新高并一度涨至接近9美元。
6、FET币
Fetch.ai作为在上上轮牛市前就诞生的产物,硬生生熬到了AI成为「当红炸子鸡」的今天。早年「区块链+」概念正红,很多相关项目纷纷成立,到今天为止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但也有部分项目咬牙坚持到了今天,迎来了真正意义的第二春,这中间除了Fetch.ai还有诸如IoTeX等。
今年上半年SingularityNET、Fetch.ai和OceanProtocol提议成立超级人工智慧联盟并将代币合并,目前该计划已经完成。AI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但Crypto是否真的能推动这一进程还需要时间进行观察。
2021年9月初,$FET创下了近1.2美元的阶段性高点,而今年OpenAI带起的人工智慧风潮将FET的价格最高带到了3.5美元左右,较上一轮牛市的高点翻了近两倍。
7、OKB币
作为曾经国内的交易所三巨头之一,OKX在近两年的表现可圈可点。一方面,OKX在交易相关功能和使用体验上做了一系列的优化,使得交易者可以对交易计划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设置。这一点上也使得其它交易所纷纷效仿;另一方面,OKX推出的Web3钱包甚至可能已经值得称为现象级产品,在铭文万人空巷之时更是成为了很多掘金者的不二之选。
至于$OKB的价格,其实早在去年年初就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与OKX大刀阔斧革新的时间同步。今年3月,$OKB创下了接近74美元的历史新高,较2021年5月初44美元左右的高点高出了70%以上。
8、STX币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一些在本轮行情中代币价格创下新高的项目并非上一轮牛市的宠儿,而是多年前就已存在,而在本轮周期中「遇到了知音」。
Stacks算是Web3早期对利用比特币网路建立智能合约平台的尝试,其设计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比特币持有者利用比特币出价来获得Stacks新区块的区块奖励和交易费,而区块的打包则由$STX质押者进行,完成区块上链后则可以获得之前用于竞价的比特币。而由于其也将状态资讯上传至比特币网路来实现最终性的确认,所以认为Stacks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比特币L2」。
由铭文吹起的东风让这个在比特币生态耕耘多年的项目重现生机,$STX的价格也于今年4月涨至最高3.85美元左右,超越2021年11月创下的3.6美元左右的阶段性高点。
9、INJ币
Cosmos生态想必是很多投资人心中抹不去的阴影,与波卡一样拥有着在跨链产业独树一帜的风格与技术实力,但却没有引发类似DeFi一样的潮流。从代币价格资讯网站上看,Injective也是在上一轮牛市前就诞生的项目,但可能直到其2022年8月获得了4,000万美元融资之后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从投资方以及其推出的生态基金参与方,包括造市商、对冲基金等角色来看,Injective应该是想建立一个DeFi流动性中心。这个计划并非独一档,表面上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INJ的价格却一路走高。今年3月中旬,$INJ的价格涨超52美元,相较2021年4月25美元左右的阶段性高点翻了一倍有余。
10、BGB币
如果说$BNB和$OKB价格的上涨是「理所应当」,那么Bitget的横空杀出则想必是不在大多数人的预期之内的。从笔者的角度来说,实在想象不到在已经巨头林立的交易所产业依然能有新的玩家攻城略地,但Bitget确实做到了。激进的市场策略,疯狂但高效的文化,钱包产品以及各类投资的从旁协助,在正式打响市场争夺战之前,Bitget想必早就设计了周全的计划,也正好抓住了上一轮牛市带来的余温,抓住了新一轮使用者涌入Web3的时机。
相比于之前介绍的代币在2021年创下新高后跟随市场走低后再创新高的走势,$BGB从2021年诞生之后一直处于爬坡阶段,并于前几日创下了1.7美元的高点。